当前位置:首页 >> 柴科夫斯基胡桃钳与天鹅湖组曲 >> 歌曲列表 第1页
柴科夫斯基胡桃钳与天鹅湖组曲

柴科夫斯基胡桃钳与天鹅湖组曲

胡桃钳组曲(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 Suite),Op.71A 《胡桃钳》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组芭蕾舞曲,依据佩提帕(Marius Petipa)错综复杂的剧本,剧本则是根据霍夫曼所写、大仲马改编的故事。为一出没有真正情节、故事陈腔滥调的作品编曲,并且几乎要完全遵循佩提帕的指示,使柴可夫斯基不必担心剧情,而以令人难忘的旋律尽情展现才华,并以管弦乐作曲家的身份燃烧想象力。虽然有时不免觉得这出芭蕾舞剧情感空泛——一个小孩子在圣诞夜对糖果王国的幻想——在这里,柴可夫斯基以最诱人、最悦耳的管弦乐色彩,来妆点一首首舞曲。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画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胡桃钳》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战线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梅仙子之舞》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首演于1892年3月19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九个月,柴可夫斯基就从全曲中一套组曲,让《胡桃钳》中最具特色的曲子广受欢迎。组曲是以序曲开始,然后是第一幕的进行曲和第二幕双人舞的《糖梅仙子之舞》。接下来是第二幕,插曲中的四首曲子:俄罗斯舞、阿拉伯舞、中国舞、莫利顿笛舞(Mirlitons),压轴的是第二幕的《花之圆舞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 天鹅湖芭蕾组曲(Swan Lake Suite) OP.20 当1886年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院的地位稳固以后,便跻身在一群自诩为莫斯科艺术家的年轻人之中,那是一个不拘形式 的社团,经常定期聚会,彼此倾吐自己对艺术方面的抱负舞团舞台监督贝吉契夫和首席舞者吉特塞。 1875年初他们在构思一出新的芭蕾舞剧,音乐创作部分要柴可夫斯基谱写。此刻是根据传奇神话故事改编,由贝契夫代莫斯 科皇家歌剧院经理付给柴氏800卢布作曲酬劳、柴氏遂在夏初完成第三交响曲后,立即开始谱写总谱,一方面为维持生计,一方面接受挑战。 从1875年8月间开始谱写,「天鹅湖」前两幕音乐只用了两个星期便告完成,其余的则直到该剧要搬上舞台前才全部完成。首次公演是在1877年3月4日,于莫斯科波修瓦剧院举行,因为布景服装不够吸引人,加上舞者对柴氏的音乐并不能充分领会,所以首演惨遭失败命运,此后迭遭删减,直到柴氏1893年去世前,始终没再完整演出过。 柴氏逝世后,人们对这部被忽视的作品才开始重新估价。曾与柴氏合作无间,演出「睡美人」与「胡桃钳」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经理弗司伏罗斯基与编舞家皮迪帕,打算使柴氏的「天鹅湖」原创音乐复活,遂首先于1894年2月29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纪念音乐会中先单独演出第二幕,并在第二年的1月27日演出全部芭蕾舞剧。此次精心动人制作的演出,使「天鹅湖」从此成为最受欢的芭蕾舞剧之一。 剧情叙述弗莱德王子于选妃前夕,遇见一列天鹅当王子正要放箭时,天鹅首领以美丽的公主本貌现形,原来这位奥黛特公主 受到恶法师罗拔特的控制,只能在夜间现人形。王子爱上公主,决心拯救她,遂应允不渝的爱情。未料第二天选妃日,法师之女欧蒂尔化身为奥黛特模样,王子不察,遂向欧蒂尔求婚,当王子发现受骗时,奥黛特已无法脱离法师的咒语,于是从湖边城垣上跳下自杀,王子随后跟着自杀殉情,法师的咒语终于毁灭,奥黛特与弗莱德永远结合在一起。 柴氏音乐配合剧情,在早期芭蕾舞乐中,发挥了结合歌剧和交响乐的作曲技法,提升了芭蕾舞剧的地位。也是第一出以主题重现,来强调剧中人物与情节的芭蕾舞剧,与华格纳主导动机的技法颇为类似。给了气氛、情感与动作,呈现出优美高雅与细致,树立了芭蕾舞剧的风范。

声明: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