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特文格勒纪念专辑
在1943年的《第四交响曲》广播演出中,作品的处理充满浪漫主义气息。预兆性的旋律透现了开始的adagio(柔板)的神秘性;这里有巨大的crescendo(渐强),力度和速度的明显对比,强化的重音,第一乐章再现部之前增添的鼓声,慢乐章中运用的广泛的portamento(表情滑音),以上只是略举这场战时演出的坚强性格。 七年以后,他处理此曲较多古典风味(1950年唱片因录音室音响效果单调而更加强了这种感觉)。战后的第一个adagio(柔板)虽然还很有气势,但已淡化,它有较大的活动意识,一种四分音符而非八分音符搏动的感觉,引导听众更直截了当地领会allegro vivace(快板,充满生命力);对和弦的触动不多;富特文格勒引领维也纳爱乐乐团更快地通过长音符乐句(例如第一乐章开初的延伸);luftpausen(轻轻休止)似乎更有分寸。这些素质在维也纳爱乐乐团1953年旅行慕尼黑出色的现场演出中表露得尤为明显。那是一场生气盎然的演出,乐句的处理流畅自如。 除这些风格上的对比外,仍旧有经久不变的因素存在,富特文格勒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依然正确,这在第二乐章中尤其如此,此曲的所有出色的唱片都充满感人的细节处理,从第二小提琴织体花式像心律不齐的搏动到伴奏上方的柔细旋律最初在弦乐,然后在木管乐中显现。 小步舞曲也倾向于坚持原状运行,虽然富特文格勒在1943年演出中此处力度较大,而在1950年和1953年之间则处理得比较宽松。在所有的乐章中,变化最少,保持原状最多的是末乐章。它可以说是四个乐章中最简洁的一章,富特文格勒此处保持了一个单一、挺进的速度,它促发精湛的演奏,尤其是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中。 我们知道富特文格勒是在1950年赴斯德哥尔摩和哥本哈根巡回演出时开始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第五交响曲》的,他还将在1954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三度合作,为EMI录制《第五交响曲》唱片。维也纳乐团气质稳健,在其影响下,难怪富特文格勒的演出处理殊少渲染而比较优雅,其中占上风的是古典主义。第一乐章的前导主题听来强度稍欠;与以往相比,重音力度较小,从而不那么棱角分明,总的来说,缺乏强度。维也纳音乐家使第二乐章更为优雅,虽然细节处理上稍欠灵活,织体(texture)也较弱。他们使第三乐章的开始轻松化,表现了一种涌动意识;三声中段乐段的低音弦乐特别巧妙而动听。引向末乐章的连接部[尤其是鼓的声部和第370小节的crescendo(渐强)处]处理不够得当,但第四乐章依然十分壮观,尽管有许多细节(特别是弦乐和弦的冲力)显得冷淡,这成了第四乐章至今仍然存在的特点。
专辑歌曲列表
-
纯音乐 大小:10.7 MB
-
纯音乐 大小:6.69 MB
-
纯音乐 大小:16.2 MB
-
纯音乐 大小:5.61 MB
-
纯音乐 大小:16.6 MB
-
纯音乐 大小:8.65 MB
-
纯音乐 大小:8.3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