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b I:6 海顿:D大调第六交响曲《清晨》
本专辑的海顿《D大调第六交响曲》有以下特点: 1,采用了非常小的编制(当然这是目前的疫情形势所迫),只有10余人参与。 2,重新编制的大键琴乐谱,在那个时期,交响曲一般有一台大键琴即兴伴奏,同时指挥乐队。在这部录音中,大键琴由一名低音提琴手参演,乐谱由乐队指挥和大键琴演奏者联合编制。 3,仿巴洛克乐器摆放,在这部录音中,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调换了位置,现在第二小提琴组位于最右边,第二小提琴组只有4人。大提琴组移动到了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大提琴组一共只有3人。 作品介绍: 海顿D大调第六交响曲(清晨),Hob 1:6,作于1761年。 1761年,海顿到维也纳南45公里埃森城的匈牙利艾斯特哈吉侯爵家任副乐长,期间共创作25首交响曲,其中第六、七、八号为此期间创作的代表作。艾斯特哈吉家当时有一支不到14人的小乐队,所以乐队编制较小。 1,慢板,D大调,有令人能联想到日出的6小节序奏,然后是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 轻快的第一主题前半以独奏长笛、后半以两支独奏双簧管呈示。第一主题开头音型,在经过部和展开部多次出现,使全乐章有统一感。第二主题以小提琴为中心,木管乐器增添迷人的色彩。 2,慢板,G大调,慢 - 快 - 慢三段体。 在慢板序奏部独奏小提琴似宣叙调般活跃。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旋律以始终很美的的第二主题为中心,展开小提琴与大提琴优雅的应答。再回到慢板,G大调,为序奏开头音阶性素材加上新音型的后奏曲。 3,小步舞曲,D大调,三段体。 长笛奏小步舞曲主题,主奏低音管与主奏大提琴担任中间部彼此形成鲜明对比。 4,终乐章,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 以对比明显的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为中心,在奏鸣曲式内,各主奏乐器发挥独特个性,类似小协奏曲风格。
专辑歌曲列表
-
大小:3.46 MB
-
大小:8.18 MB
-
纯音乐 大小:5.06 MB